信息公开
当前您正在网站首页——首页 > 信息公开 > 正文

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讨论稿)

更新时间:2016-02-29 16:19:40 点击次数:1991次 来源: 作者:李 伟
 

黑龙江省胜利农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讨论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提前谋划,把胜利农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划好、设计好,使农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胜利农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是:一是立足农场实际,科学预测和把握发展环境,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战略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推动经济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二是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在已有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开展“十三五”规划工作。三是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在搞好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研究的前提下,围绕总局、管局做出的建设老工业基地、“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全面的深化细化研究,拿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四是强化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一体化研究。产业发展必须落实在项目上,项目建设最终落实在空间上,要加强空间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研究,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规划中融为一体。五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此次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行动先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农场实际,特编制《黑龙江省胜利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效、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确定了农业是立场之基,工业是强场之策,城镇是兴场之要的科学发展思路,全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农场制定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助推职工增收、农场增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增长迅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农业连年丰收,累计生产粮食197.95万吨,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6.25万吨,年均增长8.49%;国内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8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2.58亿元,年均增长12.9%;扣除货币价值影响,与2010年同期相比,基本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84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8.62万元,年平均增长12.2 %2015年末,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2.39万元,农场经济增长速度与人民收入水平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二)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 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3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亿元增加2015年的2.4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681715调整为661519 ,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优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交通、通讯、粮食仓储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农场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喜人局面,为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确定了农业是立场之基,工业是强场之策,城镇是兴场之要的科学发展思路,全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场制定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助推职工增收、农场增效。一是创新管理促增收。通过实行“五统、两分、一单独”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发挥了“统”的功能,加强了生产要素管控能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手段,提升了现代农业种植标准,为我场农业向科学发展、高产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解放人力促增收。通过农机合作社代耕、代种、代管,使种植户真正从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城镇管理、商业和服务业上来,增加了额外务工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收。三是农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农场及企业投资2.1亿元,建成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3家,水稻年加工能力由4.5万吨增加到22万吨,工业增加值由0.6亿元增加到0.9亿元;城镇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亿元增加2015年的2.42亿元。四是增加粮食仓储能力促增收。农场通过招商引资亿斤大发和东泽两家仓储公司及胜丰粮库的建设,使农场增加粮食仓储能立近20万吨,解决了农场粮食销售瓶颈。

(四)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快,外向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场面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开放开发,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食品公司、黑蜂公司产品已销往香港、俄罗斯、英国等地区和国家,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拓了香港、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取得了可喜成绩。

(五)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推进了“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十大工程,进一步夯实了民生保障的基础。通村公路由36公里增加到178公里,农场实现白色路面“村村通”;在危房改造上,制定多项优惠政策,举全场人民之力,历经四年大规模整体搬迁,全面完成了41个居民点、17万平方米的房屋搬迁任务,全场3600户居民从低矮破旧的砖草房搬迁到宽敞明亮的楼房居住,彻底改变了作业站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真正实现了“耕种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的城市里”;五年新建住宅楼88栋,以平均每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速度开发建设城镇,人均住宅面积由23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城镇化率由42%增加到100%;自来水管线由41公里增加到63公里,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100%;新建供热能力达90万平方米的供热中心一处,将原来7个分散的民营供热系统回收,实行统一集中供热,受热面积由14万平方米增加到62万平方米,供热温度达20度以上;场区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38%;农场投资400万元改造数字化电视网络,让全场人民收看到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兴建了小学教学楼、幼儿园教学楼、学生食堂、塑胶跑道,创办了优越的教学环境,教学水平居建三江管理局前列;投资1659万元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和投资1613万元即将完成的垃圾处理厂及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农场医院由股份制转为公益性医院,新建6800平方米医院综合楼,配齐数字化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在整体搬迁小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为职工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了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个,蔬菜种植基地1处,新型农贸市场1处,新增工商运建服企业20家,个体户180余户,其中大型超市2家,物流快递商户7家,新增加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休闲广场5处,健身器材200余套,保障和满足了农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农场累计投入无息帮扶基金1000万元,党员干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帮扶低收入家庭560户,实现人均收入2万元;通过民政部门,以临时困难救助、生活用品补贴等形式,发放救助资金252万元,救助低保户、困难户450户;办理职工子女就业718人,“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办理退休手续549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954人,共有5298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农场辖区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

  (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自“十二五”开年以来,胜利农场逐年有针对性的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区、景点,根据农业布局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构想,将旅游发展布局总体定位为“一心、一带、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一心指胜利农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带指胜利大道,三组团指胜利现代农场体验组团、喀尔喀奇山猎奇休闲组团、挠力河湿地生态观览组团。重点规划了十九处特色旅游景观。

现在已经建成了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水稻高科技示范园区、翠屏湖水上公园、翠屏山文化广场等十余个景点。在翠屏山文化广场上投资1050万元,打造了高山瀑布、音乐喷泉、升降舞台、水幕电影等特色景观,充分展示了胜利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山美水美的自然风光。2012年底,胜利农场喀尔喀旅游区已经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喀尔喀湿地风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喀尔喀山风景区、喀尔喀度假村等5个景点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以绿色食品种植为标志的绿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实现了全面及绿色食品检测,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为“长乐”挂面,“长乐”牌商标已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各种农作物通过欧盟有机认证4万亩,南京国环认证4万亩,绿色食品大豆认证8万亩,绿色水稻原料基地48万亩。

胜利农场龙头企业胜利粮油食品公司的长乐系列产品、东北黑蜂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蜂胶、蜂蜜、花粉宝等系列蜂产品是最受各地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胜利农场30万亩森林资源盛产的蕨菜、空心菜、老桑芹等山野菜和榛蘑、猴头菇、黑木耳等山珍产品,深受大城市游客的青睐。

(七)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从源头治理腐败成效明显。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场先后有2个单位跻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6个单位被授予管局级以上文明单位。新闻、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突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建设农场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每年平均在各类媒体用稿5000余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企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提合理化建议采纳率达80%以上,场务公开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老干部、工会、共青团、武装、民兵和机关工作卓有成效。实施北大荒先锋工程,通过开展创建“发展型、学习型好班子”、“双十、双百、双千”等活动,建立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不断提高,各基层领导班子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上有了新的改善。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有突破性进展,通过各大院校现场招聘,农场职工子女安置,网络招聘等方式引进大学生44人,其中博士学历1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9人,大专以下13人。农业专业6人,农机专业3人,教育专业24人,其他专业11人。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开展,对外发表新闻稿件。继续弘扬以“艰苦创业,进取创新,质效创优,和谐创安”为主题的企业发展精神,树立了公民全新的道德意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单位7个,举办各类文化演出活动几十场。实施“维稳创安”工程,“平安农场”建设成效显著。

我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6 15 19,一产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原字号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占64.7%,非国有经济比重占35.3%,经济发展无活力;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市场和经营主体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配套,抗灾能力低,干部职工的创新新意识不强。

构建更高标准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场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今后近5年我场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我场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世界多极化,为我场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为我场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我场拥有先进的技术服务体系,坚实的企业文化基础,优越的地域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再加上广大人民群众盼发展、奔小康的积极性、创造性日益高涨,快发展、奔小康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第二部分  “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胜利农场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更高标准、更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理清全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攻方向,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动员组织全场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胜利农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设美丽、和谐、富裕、文明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总局、管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以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为总体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农场体制改革、启动农场“两化”改革;推动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富民、强场”两大主题,扭住农业经济这个核心,重点突出小城镇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化、旅游文化产业、物流园区四项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供产品有效供给、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双提高,构建更高标准的全面小康社会,打造靓丽新胜利。

(二)预期目标

立足场情,综合分析胜利农场“十三五”的发展趋势和有利条件,充分估计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本着客观实际的原则来预计我场的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农场改革彻底到位,全场的综合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经济结构发生质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经济比重大幅度增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植税源渠道,增加税收和就业,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控债化债工作有效推进,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变现,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债务得到有效化解;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建设起覆盖全场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和教育发展体系,全场人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关更加深入人心,社会法治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23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加4.65亿元,年递增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0.82万元,年递增6.6%,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57:20:23;贫困人群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最低生活保障达到100%,城镇化率达到100%

二、产业发展

    (一)第一产业

按照稳定农业,提升畜牧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思路,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现代建设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更新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业转型、增效、降低成本、粮食提质、人民增收。

1、实现种植品种区域化,优化种植业结构

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在大结构调整的框架内,立足实际,围绕市场需求,以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新型农业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科技培训体系,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条件,打造培训新型农业的有效平台,以人为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础建设,精心培育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的绿色有机产品品牌,组织进入中高端市场,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建成育秧营养土生产厂一处,提升我场苗床土整体质量,有效解决农户取土难的问题发生。 重点加强大棚综合利用项目, 加大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提高肥料利用率,以稳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为根本,扩大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面积。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节能发电项目,加大秸秆转化利用。通过作物结构调整,优质水稻面积在48万亩,玉米种植巩固在8万亩,大豆面积达到8万亩,小麦及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1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58亿公斤以上。

1)水稻

水稻是我场主导产品之一,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5%以上,水稻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加快了农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扩大水稻生产是强场富民的的根本,为适应农场产业结构实现调整需要,水稻作为我场优势产品必须稳定在不低于48万亩的生产规模。

主攻方向: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一是依托现有水稻加工企业,发展优质稻、特色稻种植,如莹光香米,提高大米的品质,增加竞争能力。二是大力发展高淀粉高蛋白水稻,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为米蛋白、米糖精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三是大力推行农业生产“一控三减”技术措施。重点从控制节水灌溉;减少化肥、减少农药,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方面入手。计划“十三五”期间每年实施“一控三减”面积不少于9.6万亩。精准化控制灌溉,将水田用水减少一半。利用互联网工程实现水田水肥一体化,减少肥量。严格制定病虫害“统防统治”制度,减少药物使用量。

2)大豆

我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所生产的大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发展,全国对大豆需求呈上升趋势,加上我们优越的生产条件,发展大豆的潜力仍然很大。

主攻方向:大豆种植面积不低于8万亩,以提高大豆含油率和单产为重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玉米

玉米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又一项重要保障,玉米产量增加潜力的加大,市场价格持续上扬,为玉米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农场规划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

主攻方向: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和职工种植效益为出发点,同时满足畜牧业发展,优化品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的商品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4)小麦

小麦一直是我场农业生产的主栽作物之一,播种面积最大时达到2-3万亩,由于小麦当时存在着产量不稳、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在上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种植面积锐减,现在每年维持在3万亩左右。但随着畜牧业形势的发展、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胜利粮油食品厂的需要,小麦的发展仍然有潜力。

主攻方向:小麦播种面积维持在12万亩之间,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等专用品种,提高专用小麦质量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积极发展绿色和有机小麦,保证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切实将胜利粮油食品厂龙头企业扶优扶壮,提高“长乐”挂面品牌的知名度,实现“长乐”走出去的两步战略。

5)经济作物

在抓好极大品种种植的同时,积极探索经济作物种植方式,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效益。

主攻方向:经济作物面积达到4.1万亩左右

——大力发展白瓜子、芸豆、药材等经济作物

——大力发展饲料作物种植,发展粮饲兼用作物和饲料专用品种种植面积,逐步形成专用饲料基地,为畜牧业快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

6)蔬菜

蔬菜一直是我场的弱势作物,属自给自足型产品,存在着品种单一,季节性强等问题。我场发展蔬菜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我场撤队并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尤其是无公害、绿色等特色蔬菜的需求将大大提高。

主攻方向:在满足农场内部蔬菜需求外,针对俄罗斯市场和本地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蔬菜品种结构,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绿色、有机蔬菜,并加快加工、保鲜、包装、储运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品档次和创汇能力。

2、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农场提出的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保障有力、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生态农场的目标,结合农场实际,以开展退化防护林更新工程为主,小城镇园林绿化为中心的造林绿化工程,拓展林业发展的空间,制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带动农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完成造林0.1125万亩,生产木材0.9713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增加51万立方米,到2020年农场森林覆盖率达到20.2%,林业总产值达1000万元,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林业总产值值达2000万元,森林的林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型林业稳步,快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十三五”期间根据分局林业发展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生态建设工程、森林、湿地保护工程,林业产业化工程和数学林业管理工程,结合我场实际制定其发展项目如下:

1)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建设是农场林业建设的主体,是巩固商品粮战略地位的生态保障,结合农场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场在“十三五”期间乃至2025年,生态建设以造林绿化为主,重点实施以下工程:

一是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对全场的荒山荒地,林间空地,先农后林的林间地,农林结合部,本着栽满造严的原则实施造林,对土壤瘠薄的低产田及边角隙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每年完成100亩,使农场瘠薄地和边角隙地尽快绿化起来。二是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对建场初期营造的防护效能逐年衰退的已达成熟龄的,小老树,残次的农田防护林进行更新,开始第二代防护林建设,每年平均完成225亩。使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益不断提高。三是“场区绿化”工程:进一步高标准实施场区园林化绿化工程,全面实施以护场林、护路林、营区内绿化林为主的“绿化工程”,每年完成50亩。即在营区四周营造50-100宽的针阔混交林;在营区的主街道、广场、公园、新建小区,以乔、灌、花草相结合,绿篱、造型为主线,草坪为衬托,建设园林式新营区。

2)森林、湿地保护工程

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我场28万余亩的天然林资源实施森林管护责任制,划分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人,坚持常年巡护,对重点公益林实施封山育林,对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按限额,对林内卫生差,达到抚育年龄的林分科学合理实施抚育,对成、过熟林实施更新,每年抚育采伐综合出材1942.6立方米,确保林分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永续利用,加强林政管护力度,加大林政案件查力度,以强有利的手段,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确保全场的森林资源安全。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继续完善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积极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病虫害高发区定点定时专人观测,监测面积达28万余亩,防治率达85%以上。三是森林草原防火工程:加强领导,不断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逐级签订责任状,加强火源管理,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森防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森防设施设备投入,适时打烧防火隔离带,科学布局生物防火带工程,建成农场、作业站、火场监控、指挥系统,监控面积到2020年达28.2879万亩,森林过火面积控制在0.4‰以下。

3)林业产业化工程

实施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战略,林业产业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农场地缘、资源优势发展科技含量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林业产业。要全面推行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以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带动林产品加工业,拓宽职工致富路,到2020年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面积达28.2879万亩。一是苗木产业:根据分局造林绿化和城镇绿化总体思路和市场需求,本着以发展乡土树种为主,尝试引进适合我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改变我地绿化树种单一,品种稀少的局面,年育苗面积400亩,年产苗500万株。二是林下种植、特禽养殖: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以林下参、五味子为主要项目,每年平均发展60亩。特禽养殖以梅花鹿、林下猪、林下鸡、鸭为主要项目,每年平均养殖3523只。三是中草药、山野菜:发挥地缘优势,在林间空地内,鼓励个人积极开展中草药种植和山野菜种植,每年平均种植20亩。四是草本花卉每年平均培育6.6万株,已满足农场绿化美化营区的需求。

4)数字林业管理工程

积极与管局数字林业管理工程接轨,应用“3S”技术和微机自动化管理设备,在完善退耕还林动态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和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森防、病防和林业产业的数学化管理,建设以林业政策法规、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资源管理、湿地建设、林业产业化等条目为主的林业网站,2020年实现林业生产决策指挥数字化、林业日常工作信息化、林业政策和法规等社会化。

3、提升畜牧业比重

“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坚持科学管理、统筹规划、集中养殖、规模经营、提质增效的原则,以“产业发展、行业安全、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发展生猪、家禽和特色水产养殖为重点,转变增长方式,突出标准化小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在畜牧业养殖上要努力降低养殖成本,突出抓好食草节粮型畜牧业。建立健全畜牧防疫体系,严控重大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增加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要在品种更新上,科学饲养上,经营管理上来一场革命,摒弃传统的养殖方式,建立起新型的饲养模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打造绿色有机、安全、环保畜牧业。

1)打造肉牛育肥基地

积极筹措资金,结合农场肉牛发展现状,确保已建成的千头肉牛快速育肥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扩大繁殖母牛养殖规模,推进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现有肉牛工程,保证育肥架子牛存栏量。

2)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抓三站一室和基层服务站建设,搞好防检疫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综合化验室作用,配齐十四名兽医技术诊疗设备、交通工具。

3)推广五大技术

肉牛品种改良与快速育肥技术、全株高能量玉米青贮饲料生产应用技术、生猪三元杂交高效育肥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河蟹高产养殖技术。

4)积极打造“亮点”工程。

围绕育肥肉牛基地、生态猪、林下鸡、生态河蟹特色养殖打造亮点,占领行业领先位置,带动全局行业发展。

到“十三五”期末,各肉牛存栏600头,出栏150头;生猪存栏5000头,出栏6000头;羊存栏2000只,出栏1200只,家禽存栏20000只,出栏35000只,肉类总产量600吨。

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达10%以上。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建立一支过硬的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领直接到人地科技推广应用新机制,是通过联系大中院校、上级科研站所,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成果,到“十三五”末,农牧业实用技术覆盖达到98%以上,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100%以上,家畜改良率达80%以上,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占农民总数的80%以上。

二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搞活农村市场和家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增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力争做到100%的农户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组织销售。到“十三五”期末,新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0%以上的农民加入到各类合作专业组织中去。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全体系建设,严格农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充分发挥农场农畜产品安全监测站的作用,农畜产品安全监测点得到进一步完善,全部农畜产品安全员持证上岗,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立健全生产、销售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安全。

4、强化政策扶持

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各种项目集聚资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末,全面完成全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改造,鼓励非农主体投资产业,通过多元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先进农机合作社为主体,建立结合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整合农机资源,减少一家一户一机的资源浪费,充分抓住国家农机补贴的惠民政策,通过改善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使农机具更新换代,提高农机作业水平,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农机作业率,到“十三五”期末,耕、播、收等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一)    第二产业

实施“工业强场”战略,依托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加快资源转换,着力发展农畜产业加工,节能产业、商贸物流三大产业,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发展平台,打造农产品、畜产品加工、节能产业、商贸流通四大工业产业支柱,通过以销促产,提升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达产率,到“十三五”期末,第二产业产值达到3.44亿元。主要是:

1、水稻加工:年处理原料能力30万吨,大米产量14万吨,达产率80%

2、小麦加工:年处理小麦能力5万吨,生产小麦粉3万吨,挂面0.8万吨。

3、蜂产品加工:年处理蜂蜜能力0.5万吨,蜂蜜产量0.2万吨。

4、肥料加工:年加工能力1万吨,有机肥产量0.9万吨。

5、引进生物质发电项目,为国家提供电力1.04亿千瓦时。

(二)    第三产业

实施“商贸活场”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充分利用农场区位优势,推动第三产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推动服务业发展。

1、商贸流通。围绕农场企业发展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流需求,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以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为主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在商贸流通业领域,大力引入现代商业业态,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塑造现代化商业中心和商业街;改造现有专业市场,按照“尝试发展生产资料专业市场,提升发展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综合性市场”的原则,合理规划发展新的专业市场。

2、文化旅游。以胜利农场的山水自然环境为基底,以胜利的大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活动为特色,深入挖掘农场的农业文化、山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设计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并且借助北大荒文化品牌,加强宣传,最终将胜利农场打造成为集景观居住、山水游览、农业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农场式景区,并且成为中国农场旅游的标杆,最终成为中国山水主题现代农场。

“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喀尔喀山风景区和喀尔喀湿地风景区,完善喀尔喀旅游区的建设,增加其综合吸引力。

喀尔喀山风景区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景区大门、百福呈祥广场、神山福道、女真皇家围场和金戈铁马营,计划投资4000万元。喀尔喀山是胜利农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他不仅是省级地质公园,具有科普教育意义,更是一座具有女真色彩的山峰,根据完颜阿骨打在此狩猎野猪的传说以及“喀尔喀”一词的吉祥寓意,利用梅花鹿养殖场等项目做配套、整体打造集科普、女真族民俗体验、祈福、自然攀登能功能于一体的奇山猎奇景区。

喀尔喀湿地风景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湿地栈道、观光码头、观光塔、湿地自行车游道、渔浦人家和湿地运动中心,计划投资1000万元。喀尔喀湿地风景区位于挠力河中下游地区,靠近与乌苏里江的汇流处,水草丰美,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素有“东方亚马逊”之称,对现有湿地进行水系疏通,添加必要的道路设施及景观节点,融入赫哲族渔猎文化,将其打造成为东北最壮美的风情湿地。

(三)    重点项目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思路,“十三五”期间要积极争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并圆满完成建设内容。

12017-2020年,投资520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

22017-2020年,投资6000万元,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规划工程建设高产稳产田4万亩。

32016-2020年,投资27149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11万亩。

42016-2017年,投资6000万元,建设胜丰粮库粮食仓储8栋,新增仓储能力14万吨。

52016年,投资100万元,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胜利农场光明水库维修加固。

62016年,投资433万元,实施农发水土保持胜利农场翠屏山项目,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亩。

72017年,投资500万元,建设杂粮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年产精豆3万吨,年产值15000万元。

8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设年加工450吨酱油醋加工厂,年产值150万元。

92016年,规划在新工业园区内,招商引资一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大米加工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厂房、设备、烘干塔1座,地秤30000平方米,建成后年产值24000万元,税收150万元。

102016-2017年,在农场新工业园区建设生物质热电厂,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年消耗生物质燃料10万吨,年发电0.8亿千瓦时,建成后年产值6000万元,税收500万元。

112016年,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生产200万袋水稻育苗基质(苗床土)加工厂,建成后年产值3000万元,税收100万元。

122016年,总投资300万元,建设年生产10000吨秸秆腐熟剂加工厂,建成后年产值840万元,税收20万元。

132019年,总投资400万元,建设年屠宰大鹅100万只加工厂,建成后年产值4500万元,税收50万元。

142017-2019年,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喀尔喀山风景区景点工程项目。

152016-2018年,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喀尔喀湿地风景区湿地栈道、观光码头、观光塔项目。

162016-2017年,投资1310万元, 建设胜利农场艺体馆场地硬化3000平方米及绿化3600平方米。

172016-2020年,投资5150万元,实施胜利场部城镇公益性建设项目,包括场部街道硬化、整体搬迁楼房改造、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垃圾处理及社区绿化等建设项目。

182016-2020年,投资6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更新及教学用房维修等项目,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192016-2020年,投资45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的购置。

202018-2019年,投资900万元,规划建设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老年公寓。

212016-2017年,投资3500万元,实施胜利农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建设规模15000平方米。

三、基础设施建设

(一)生态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领会新形势下林业新的地位,快速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解放思想,立足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林业改革和林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农场提出的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保障有力、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生态农场的目标,结合农场实际,以开展退化防护林更新工程为主,小城镇园林绿化为中心的造林绿化工程,拓展林业发展的空间,制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带动农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巩固更新、保护的原则,用全新的理念重新设施生态建设,人工造林与自然封育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建设与保护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扩大造林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生态建设质量。树立全新的生态观,到“十三五”期末,完成新造林0.1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2%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强化保护,倡导生态文明,严惩乱砍滥伐,毁林毁草,乱批乱占行为。对矿山企业所占林草地严格审批程序,有序进行植被恢复,杜绝为眼前利益而肆意毁林毁草,狠抓森林裁员防火,强化责任,加强队伍建设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杜绝火灾事故发生,完善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畜牧舍饲,确保生态效益。

(二)环境保护。认真宣传贯彻新《环境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争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在生产经营中体现科学环保意识,不乱施化肥,不乱用农药,合理处置秸秆、垃圾、粪便等。全面实现改水改厕,保持环境卫生,巩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成果,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人民环境。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禁止一切乱排污和对环境水源由影响的生产经营行为,减少污水排放,实行循环用水、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废渣、废气、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十三五”期内,要把公共卫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加大投入力度,该建垃圾点必须建,该建公厕必须建要合理规划,垃圾要有专人清理,卫生环境保护要建立长效机制。

(三)水利基础建设。要把水资源保护有效利用纳入重要日程,做到保护到位、利用科学、配置合理。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蓄聚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做到“三水”科学利用,“十三五”期间对地下水的开发要进行有序管理,农业用水要推行节水灌溉,要依托国家项目,更新老化陈旧的水利设施,改善农用水利条件,降低用水成本,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加大水源开发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步伐,加快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结构,提高路面等级

加大田间路砂石的铺垫,更好的服务农场大农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结构,提高路面等级。力争乡道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村道路面铺装率达到100%,消除等外公路。加强与周边农场的路网对接,使胜利农场通往周边农场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时间明显缩短;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对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经过五年的发展,至2020年实现通区主干路全部达到白色路面,各管理区循环路全部达到砂石路面。

2、加强危桥改造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改造我场境内六座危桥,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

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含量为提高专业水平、运输服务、客运窗口服务、公路养护和行业管理水平,这不仅同样能达到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目的,而且可以切实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型交通行业融于交通运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之中。要坚持在发展中优化结构、在发展中提高质量和效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重点、方式和手段等优化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整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目标、重点、方式和手段等优化交通运输服务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牢固树立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思想。

(五)电力基础建设。争取国家项目,实施农场低压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到“十三五”期末,电网改造率达100%,供电可靠率达100%。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要线路单设,杜绝线路滥用、相互影响的现象,实现农场电网改造率全覆盖和农场电网目标化管理目标。

(六)城镇基础建设。巩固全场新型城镇化成果,科学合理量力开发建设,扩大城镇化建设框架,搞好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城镇功能,增加承载能力,改善人民环境。

1、加强场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老城区的基础建设,目前,老城区的基础设施:给水,供暖,弱电,排污功能已齐全,主要是加强运行顺畅,后期管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完善管理。“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加强扩张热力,自来水,排污等方面的功能全面完成,城区主街道的亮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工程多突出文化气息,到“十三五”期间,街道两侧的硬化率达到百分之百,绿化覆盖率百分之四十以上。

2、强化城镇管理。城镇管理是城镇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建一个过硬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卫队素质。坚决打击沿路、沿村乱建乱搭的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行为,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城镇文明程度,提升城镇品味,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四、经营管理

开源增收抓经营:一是以“资源、资本、资产”为重点,树立市场意识,实现效益最大化。土地经营在全面积、市场化上下功夫;粮食经营抓住国家临储政策等机遇,有条件的农场发展粮食仓储,增加利润空间;林权实行流转、草原、水面实行全面承包。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变现,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二是围绕全场生产、生活“一进一出”做好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经营。三是依托中粮、三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和产业竞争力,结合“互联网+”建设好电子商务平台,掌握运用“o2o”产品销售方式,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创造和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和客户个性需求。四是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针对当前农作物秸杆利用率低的实际,发挥胜利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水稻秸杆转化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五是依托区位优势做好对俄贸易。六是围绕培植税源,增加税收和就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注重发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

节流降耗强管理:一是对农场凡管理费开支人员进行定岗、定员、定编。减少管理费支出是经营管理的突破口,很多农场撤队并区后职能变化,但管理人员不减反增,人浮于事,要科学设置机构,降低运行成本。二是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三公”经费支出规模,节支增效。三是加强项目的管理,强化法人责任制度,落实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人(部门)的责任,使各类项目程序合规、手续健全。在项目建设上凡有配套比例的、不是急需的工程一律缓干。四是做好控债化债工作。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建设、保化债上来,全场债务总额只减不增,农场每年拿出机动财力的60%以上用于还债,“十三五”期间农场有效化解完负债。五是强化内审工作。落实好总局党委关于审计结果运用的文件精神和总局内审工作的相关规定,根据管局经济责任审计等配套规定,依据审计结果,加强干部任管和交流,规范依法行政行为,约束监督经营管理者。六是规范贷款管理制度和程序,杜绝恶意贷款现象发生,规避风险。七是强化资金统管和预算执行,实行问责、追责制度,堵住有章不遵、有规不执等财务管理漏洞,确保刚性预算的严肃性,制度不能成为稻草人。八是协调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和农户负担。

五、社会事业

(一)科技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进技术引进各个领域。“十三五”的重点要在引进、消化、应用科技上下功夫,客观实际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换率,重点是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把“互联网+”应用到各个产业中,千方百计增加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十三五”期间,年培训500人次,40岁以下的农民每人要掌握一项以上使用生产技术,到“十三五”期末。农牧业科技服务网络覆盖所有自然村,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二)教育事业。“十三五”期间将以发扬传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意识和勇气,树立现代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以强化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特色,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打造“敬业+专长”的师资,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并形成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使办学理念、素质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水平进入名牌学校的行列。到“十三五”期末,将农场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总局第一流的高标准幼儿园,合理幼儿教育布局,使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办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以上。

(三)卫生事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需求为宗旨,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以改革促发展,在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规模、强实力、提水平使我场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达到全局先进水平。

——主要健康指标

1、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6.5

2、到2020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3、到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 ‰以下

4、到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25/10万以下。

——事业发展目标

1、机构发展目标:

——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完善管理办法,落实管理责任,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巩固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医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巩固和完善中医医疗服务机构。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中医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中医诊疗模式,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方便群众就医,推动中医药向家庭、社区和养老延伸。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广泛运用中医药技术提升临床疗效

——继续完善医疗卫生计生、疾控等体系建设。

2、资源配置目标:床位,全场床位总数达到100;卫生技术人员,疾控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均按2/每万人口配置;卫生计生执法监督人员按0.7/每万人口配置;执业(助理)医师与医技人员配备比例1:0.28,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农场医院有效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3、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强卫发展战略,结合卫生计生人才实际,将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医药卫生计生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到2020年,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本科以上学历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0%

(四)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抓好送文化下乡活动,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社区书屋、综合文化站、站文化室和文化大院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各村的文化广场建设,组装高标准的健身器材,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需求,到“十三五”期末,文化大院达到五个,各居民委都有文化广场,都有中、老年秧歌队,社区书屋覆盖各居民委。

(五)广播电视通信事业。根据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我场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从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内容生产由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广播电视网由专用网向全功能全业务基础信息网转变、使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广播电视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1、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舆论水平不断提高,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的水平和新闻节目制作能力,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全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

2、大力提高广播信号覆盖率和多功能业务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需求。实现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形成天上卫星、地面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立体覆盖网。

3、安全播出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广播电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得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面构建面向应用、普遍覆盖、绿色高效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光纤宽带为重点,推进光纤宽带及G-PONE网示范工作,加快信息网络的宽带化升级,提高光纤G-PONE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传输网络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网络管理能力,实现灵活的资源配置、调度,进一步完善适应重点行业发展需要的专用通信网络。 

建设覆盖场区的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对机关、学校、图书馆、医疗卫生、社区中心等公益机构的覆盖,下一步对场区线路老化的楼房和平房进行线路更新改造。

(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三五”期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动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巩固完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稳定并加强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基层工作队伍。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制度改革,简化审批办证程序。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认真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举措,严格执行“三公开”和“两分离”规定。全面深入实施两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开展两孩政策实施情况阶段性评估。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建立打击“两非”工作机制。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两奖两扶”政策,做到奖扶对象资格确认准确,资金发放足额及时,无重大责任事故。全面完成计生“三结合”工作任务,将失独等特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纳入所在帮扶部门重点帮扶任务;
    
——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构建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机制,与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地新建双向协作机制,签订协作协议。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 
   
——规范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继续实施免费生殖健康普查项目。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做好病残儿和手术并发症鉴定及单独两孩再生育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加强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服务管理。 

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及民生问题

(一)就业问题。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实现就业市场化。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就业人员进入非国有企业、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形成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双向选择实现就业的机制。加快农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就业、再就业“一站式”服务。形成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双向选择实现就业的机制,实现管理、就业、建立劳动关系、社保关系接续等一体化服务。

调整劳动关系。全面完善和巩固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参加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好重大劳动关系问题。建立起“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宏观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开辟劳务市场,扩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把劳动力技能培训纳入重要日程,加强就业指导,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常设培训机构,培育组织劳动力有序输出综合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开辟建立稳固的劳务市场,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积极吸引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二)社会保障。第十三个五年期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700人。其中:新增就业2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公益性岗位70人;职工技能培训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到2020年控制在1%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率90%以上。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吸纳个体业者参保,到2018年参保率达到应参保人员的90%以上。

(三)城镇及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和地位,严格按照“建筑控制七线” 规划城镇,做好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境等规划的衔接。引进高资质、高水平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做好农场场部园林绿化规划。结合当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际,营造“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街道绿化特色。重点搞好现有绿化带改造、绿色景观建设,逐步形成以绿色景观、公园绿地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居住区绿化为面,点、线、面结合,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空间融合、组网互应的绿化网络。

一是要抓好老城区改造。今后城镇化建设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要强力推进“三供两治”(供热、供水、供燃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工程。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提高“两治”处理率。积极推进燃气设施的建设工作。三是要巩固完善整体搬迁安置小区和其他已建成生活小区建设,全力抓好“两化一排”(道路硬化、小区绿化、污水排放)工程及相关配套的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四是要建好托幼、养老、文化、医疗、体育、休闲等社会服务设施,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切实方便百姓生活。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体育馆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一是本着建设小康管理区、建设中心管理区、建设特色示范管理区的原则,加强十站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管理区建设用地。二是加快十站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职工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要引导职工自愿出资出劳开展管理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区公路管理。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让管理区容貌整治突出三个重点: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突出管理区特色、地方特色。

(四)“帮扶”脱困工作。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深化“以地、以业、以城”扶低与创新帮扶模式相结合,拓宽帮扶渠道,探索和完善职工合作互助帮扶、干部“帮带式”帮扶,努力实现帮扶各阶段目标。一是扎实推进“以地扶低”。严格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控制好承包到期土地流转,保证有种地愿望的困难职工有地种。五年内实现农场有种地愿望和能力的可扶持的贫困户、低收入户户均拥有土地80亩以上,确保以地帮扶落在实处。要拓宽帮扶渠道,选择优、特品种,通过品牌增效益,逐步探索和完善职工合作、互助帮扶和干部“帮带式”帮扶,通过职工互助合作代种代管代收代销等实现脱贫致富。二是扎实推进“以业扶低”。调结构、拓思路,挖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潜力,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创业、就业,扩大职工增收。大力发展“肉、蛋、奶、菜”等围城经济和工商运建服及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鼓励、引导职工发展林下经济、水下经济和庭院经济,以种养加等为主的低投入高效益新型经济模式。围绕“林下经济、畜牧经济”结合“互联网+”平台,鼓励建立合作社,培育帮扶带头人,通过“建基地+引技术+拓服务+保销售”增加贫困、低收入职工收入。

“保扶”救助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场要建立起全面、立体、长效的困难职工保扶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低保资金和社会救助资金以年均5%的比例递增,实现可扶持的鱞寡孤独、残疾智障、无劳动能力低保和边缘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始终居于垦区领先水平。一是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实施入学救助,全面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加大低保家庭医疗救助力度,全面开展生活救助,全面开展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救助,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实现就业,自食其力,全面开展法律援助,通过协调全局政法和司法部门,实现低保家庭法律无偿援助100%二是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筹措力度。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抓好低保提标后企业配套资金的筹集和落实,抓好社会慈善资金的募集工作,管好用好社会救助资金,确保资金充足,规范合理使用。

七、精神文明与民主法治建设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标志性工作,因此说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是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

(一)精神文明建设

要把提高人的文明责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用正能量占领人的思想领地,要崇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打造平台,争取各种形式创建精神文明,特别要通过典型的树立弘扬正风,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树立正确的耻辱观,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日程,让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法制建设

全面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培育法治精神,公民法律素质和全场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机关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和监督,切实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和管理,防止脱管漏管,提高教育矫正效果;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98%以上,安置率达90%以上;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规范,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管理体制和工作机构进一步理顺,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场职工群众树立法治意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完善党委领导,宣传、司法牵头,全场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及“谁执法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重点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针对不同对象,创新载体和形式,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宪法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在“12.4”全国宪法日以及各种法律颁布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制宣传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重点打造法治宣传阵地。突出我场特点,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广场,重点做好广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在重点管理区创建法制宣传一面墙、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2、强化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大胆探索专业性调委会,努力扩大调委会覆盖面。健全日常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本场、解决在萌芽状态。

3、强化社区矫正执法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健全完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抓巩固,健全落实日常监管有效机制。日常监管做到有法有据,对社区矫正人员按刑罚类型实施分类管理;落实社区矫正衔接制度,落实重点帮扶对象必接措施;健全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及时掌握人员动态信息。抓亮点,落实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制度。在抓好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教育的同时,创新引入心理矫治机制,通过心理矫治完善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格,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再重新犯罪。

4、强化法律服务工作

围绕农场的中心工作开展好法律服务业务,为农场管理决策出谋划策,为农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升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法律 “窗口”服务。

5、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围绕“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建设总目标,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永葆司法行政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三)社会管理

实现源头治理工程更加稳固、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平稳、公共安全感明显加强、群众权益维护制度更加健全、人口服务管理手段更加先进、两新组织建设更加规范、信息网络管控措施更加有力、基层基础建设更加坚实、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更加严密、齐抓共管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形成既有活力又有秩序、既有效率又有公平、既有发展又有和谐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5年内农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国家级先进行列

1、加强矛盾源头预防化解,维护农场和谐稳定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实施以案定补。坚持每周一排查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完善落实定期排查,信息报告,干部包案和限时办结制度,完善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一是发挥社区基层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矛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掌握社情民意,维护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问题,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限期办理。四是对重点工程,重点事项,重大决策要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强化源头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能力,把社会稳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2、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是以社区为纽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优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机制,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要继续强化“一个中心,一站三队五室”建设,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为统领,完善综治维稳工作站,充分发挥维稳接待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特殊群体服务室、信息情报室和社区警务室的作用,加强保安队、老年义务巡逻队和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33334”工作模式和“八进社区”活动,将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二是网格化推进。以居民委为单位细化居民区、营区、楼组,每个区设主任,楼栋设楼栋长,负责本网格的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要按照网格、楼栋对居民性质进行细化登记,明确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各网格要设立自己的管理队伍、巡防队伍和保安员队伍,以网格化管理规范综治各项工作的开展。公安分局要把农场治安管理网格化,分区管理、分片负责,做好本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坚持严打与阶段性、重要时期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依法严厉打击暴 力 犯罪和“两抢一盗”犯罪。依法打击诈骗、害农坑农制假犯罪,加大禁娼、禁赌、禁毒力度。开展“三项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增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整体控制力。有效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强化信息情报预警,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政治事件、暴力恐怖活动、恶性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群体事件,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食品、药品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危险品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每年,农场要组织有关单位和系统开展2次以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在“六个防控体系”的基础上,突出科技防范建设,努力实现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个体企业技防的全覆盖,继续推广栋户联防、电话联防、治安保险等做法,提升我场治安防控水平,使居民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增强。

3、加强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推进网络注册、网吧上网、手机入网实名制管理,强化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高网上发现、封堵、导控和网下侦缉查处能力,完善网络综合防控格局。提高社会舆情、治安动态、安全状况情报信息化采集、甄别、利用能力,建立综治信息化支撑体系,依托《建三江管局社会管理业务平台系统》,把各类人口、矛盾纠纷、治安情况、防控状况等所有综治信息,及时准确录入,通过网络汇总,实施有效管理,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4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抓住平安创建工作根本。

发挥社区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细化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服务和管理措施。实行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双重管理”模式、“闭合圈”理念、“六清四有”制度和“三站一场”服务模式。发挥社区、公安、司法、民政、残联、工会组织在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低收入职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各类人群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生活幸福,保持群体稳定。

5、加强“平安胜利”建设,提升平安创建水平

一是全面开展“平安(社区、委)”、“平安家庭”“平安管理区”“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市场”“平安交通”“平安金融”等创建活动,力争平安创建覆盖面达100%,力争实现“六零”即(零案件、零事故、零火灾、零黄赌毒、零上访、零邪教)目标。二是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加强“两新”组织平安建设工作指导、考核和验收,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纳入平安创建范围,每年在“两新”组织选树一个综治平安建设示范点。三是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警民联防进社区、平安和谐进社区活动,农场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公安、安全、卫生等职能部门参与,集中开展2次以上平安创建宣传大集活动,社区、居民委、各单位要把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常态化宣传,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参与率和知晓率提升平安创建水平。

(编辑:admin)
精彩推荐
走进胜利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胜利农场

网站维护单位:龙采科技